1.防疫知识属于幼儿什么领域
防疫知识属于全民的活动,所以对于幼儿来说,也是需要进行防疫知识培训的。
1.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睡眠充足。其中,幼儿每日的睡眠时间应达到11~12小时,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。
2.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包括:打喷嚏或咳嗽时曲肘遮住口鼻的习惯,饭前便后用“七步洗手法”洗手,不用手揉眼睛、挖耳朵鼻孔等。避免家人之间共用毛巾、口杯等。
3. 巩固孩子不挑食、不偏食的好习惯,做好幼儿膳食均衡,确保幼儿营养,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。4.充分利用宅家时间,进行各类亲子活动和室内体育锻炼,如:阅读、做手工、听故事、亲子游戏等等,增强免疫力,丰富幼儿在家活动内容。
5.家长每天为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测量体温,如有身体不舒服,干咳、发热、乏力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隔离就医并将医生诊断结果及时告知幼儿园。6.不带孩子走亲访友,参加家庭聚会,不到影院、商场、公共浴室、KTV等空气流动性差、人员密聚的地方活动。
7.培养幼儿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2.幼儿园开展防疫知识讲座
如何正确解决饮水问题? 强烈地震后,城市自来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,供水中断,城乡水井井壁坍塌,井管断裂或错开、淤砂,地表水受粪便、污水以及腐烂尸体严重污染,供水极为困难,有时不得不饮用河水、塘水、沟水和游泳池水以及雨水。
能否解决群众供水问题足关系震后能否控制大疫的一个关键问题。解决供水问题首先要找到水源,其次是进行水质检验,确定能否饮用,第三是对不适饮用的水进行洁治,第四是采用合适的供水方式。
如何寻找水源? 根据震前了解的当地水源分布,并通过现场调查,寻找水量充分、水质良好、便于保护的水源。震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污染,因此对所有水源都要重新检验,确定可否饮用。
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,清除周围50米以内的厕所、粪坑、垃圾堆以及尸体等污染源,建立水源保护制度,设岗哨看管,防止坏人投毒。 如何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和消毒? (1)混水澄清法:用明矾。
硫酸铝、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,适量加入混水中,用棍棒搅动,待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沉淀,水即澄清。没有上述混凝剂时,可就地取材,把仙人掌、仙人球、量天尺、木芙蓉、锦葵、马齿苋、刺蓬、榆树、木棉树皮捣烂加入混水中,也有助凝作用。
(2)饮水消毒法:煮沸消毒效果可靠,方法简便易行。也可用漂白粉等卤素制剂消毒饮用水。
按水的污染程度,每升水加1—3毫克氯,15—30分钟后即可饮用。为验证氯素消毒效果,加氯30分钟后应做水中剩余氯测定,一般每升水中还剩有0.3毫克氧时,才能认为消毒效果可靠。
个人饮水每升加净水锭两片或2%碘酒5滴,振摇两分钟,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。 如何保护水源? 水井要建井台,挖排水沟。
由当地居民中的骨干分子管理周围清洁卫生。取水要用公用水桶。
禁止在井旁洗脏物和喂饮牲畜。由防疫人员定时消毒。
同时,积极修复自来水系统和水井,必要时打临时浅水井。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? (1)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贮存、运输和分发进行卫生监督。
救灾食品不得与汽油、杀虫剂、毒鼠剂以及其他毒物—起贮存,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。食品仓库和堆放食品的地点要干燥、通风,清洁。
发放食品时要派卫生防疫人员把关,对生霉、腐败、浸水和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膨胀、漏气与严重锈蚀的罐头,禁止发放食用。 (2)对挖掘出的食品进行检验和质量鉴定。
对从冷冻库内挖出的肉类食品要经卫生检验队检验,明显腐败变质者深埋,轻度腐败者炼工业油;未腐败者经高温处理可供食用。对砸死的牲畜除经兽医人员检验确定可食者外,一律作深埋处理。
(3)恢复工作的食堂、饭店要有防蝇设备,要保证供应的食品清洁卫生,要创造条件对食具做到用后洗净,消毒。饭菜要烧熟、煮透,现做现吃。
严禁出售腐败变质食物和病死的禽、畜肉。饮食服务人员身体要健康,至少无传染病, (4)加强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敦育。
要求人人不喝未经消毒的生水,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食物。 为什么要大力杀灭蚊蝇? 震后由于厕所、粪池被震坏,下水管道断裂,污水溢出以及大批尸体腐烂,加之卫生防疫管理工作一时瘫痪,可以形成大量蚊蝇孽生地,在短时内繁殖大批蚁蝇,威胁群众安全,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,大力杀灭蚊蝇。
如何做好尸体处理中的卫生防护工作? 地震后,暴露散落的人畜尸体很快腐烂,散发尸臭,污染环境,对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严重威胁。处理尸体是抗震救灾的当务之急。
为保障处理尸体工作的安全,必须做好卫生防护工作。 (1)尸体的消毒、除臭。
尸体挖埋作业小组要配备消毒人员,消毒人员要紧跟作业人员边挖边喷洒高浓度漂白粉、三合二乳剂或除臭剂。将尸体移开后,对现场要再次喷洒除臭。
要将尸体用衣服、被褥包严,装入塑料袋内将口扎紧,防止尸臭逸散,并尽快装车运走。要先在运尸车厢底部垫一层砂土,或垫塑料布,防止尸液污染车厢。
要有计划地选择远离(5千米)城镇和水源的地点深埋。在农村,要使用指定的牛车、架子车等。
(2)挖掘、搬运和掩埋尸体作业人员,要合理分组,采取多组轮换作业,防止过度疲劳,缩短接触尸臭时间。 (3)尸体挖埋作业人员要戴防毒口罩,穿工作服,扎橡皮围裙,戴厚橡皮手套,穿高腰胶靴,扎紧裤脚、袖口,防止吸入尸臭中毒和尸液刺激损伤皮肤。
(4)挖埋尸体人员作业完毕,先在距生活区50米左右的消毒站脱下工作服,围裙和胶靴,由消毒人员消毒除臭,把橡皮手套放入消毒缸内浸泡消毒。双手用3%来苏液浸泡消毒,再用酒精棉球擦手,最后用清水、肥皂洗净,有条件时淋浴或擦澡。
进宿舍后换穿清洁衣服。对运尸车和挖埋尸体工具,要停放在消毒站,由消毒人员用高浓度漂白粉精、三合二乳剂或除臭剂消毒除臭。
(5)要把开水送到作业人员口中,防止污染饮用水和水碗。挖埋作业人员应在特设的临时食堂就餐。
如何搞好临时环境卫生? 震后管好粪便是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。卫生防疫人员要指导居民选择合适地点,利用就便材料,建应急公共厕所,要求做到坑深(1.5米深)、口窄(0.5米宽)、加盖,四周挖排水沟,外围草帘。
建临时垃圾坑及污水坑。要定期喷洒杀虫剂。
发动群众建立震区卫生公约,并教育群众自觉遵守。
3.幼儿园大班育儿知识怎样预防疾病
设计意图:
春天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,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,如水痘、腮腺炎、手足口病等,所有的孩子都有大预防针的经验。此活动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,让幼儿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,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。
活动目标:
1、了解有关春天传染病的情况,说出及画出预防疾病的方法。
2、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。
3、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。
活动准备:
1、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。
2、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。
3、准备材料:宣传品、纸、笔。
过程建议:
1、讨论:春天气候乍暖还寒,春雨绵绵,潮湿多雾,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?(如麻疹、咳嗽、腮腺炎、水痘、手足口病等。)
2、请幼儿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、治疗过程等。(如请医生诊治,要定时服药,多休息,多喝水,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。)
3、讨论:疾病预防的方法。(如预防接种,多喝开水,多吃蔬菜水果,留一天起转变增减衣服,要有足够的运动和休息,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及进食不同营养的食物,以增强个人的抵抗能力;少到公共场所,如茶楼、电影院等。)
4、将所述的预防方法用图画画出,并用简单文字写画出图画内容,制作成宣传品。
5、向中、小班的幼儿介绍和讲述有关的预防方法,也可将宣传品送给他们。
延伸提示:
1、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多喝开水,多吃蔬菜水果,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等。
2、结合打预防针,教育幼儿要勇敢。
3、绘画:《打预防针》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好妈妈网 » 幼儿园新冠防疫育儿知识问答